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基层法院民事案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靳志成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5:43:40  浏览:81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正司法,确保案件质量,是人民法院的中心任务。人民法院必须认真总结审判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试对基层法院民事案件容易出现的且对审判质量和效率影响较大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

1、立案审查不严造成立案后被驳回或移送,引起当事人上诉或信访。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在立案时均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审查,欠缺必要材料的不能立案,应通知当事人补充材料再立案,而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案件需要什么材料存在模糊认识或者不同的认识,立案后审判庭认为案件欠缺起诉应当具备的材料而驳回起诉。对疑难案件或新类型案件立案庭要加强学习,掌握立案标准,必要时与审判庭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再立案;立案庭的意见与审判庭不一致的,立案庭要组成合议庭合议,并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防止立案后被驳回,给当事人造成诉累或引起当事人上诉;立案管辖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有规定,立案庭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后,必须认真对照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本院是否有管辖权,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案件,告知当事人向有关部门请求处理,防止立案后因管辖问题产生异议,影响审判效率和质量。立案管辖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一书中针对不同的案由,分别讲解了管辖的规定,立案时可以作为参考。对有先行程序的案件立案时必须审查当事人是否完成了诉前先行程序,没有进行先行程序的告知当事人完成先行程序。


2、审判程序不精细影响审判效率。这方面问题主要有四种情形:(1)送达文书不及时影响诉讼效率。有些案件被告下落不明,在给被告送达诉讼文书不能时,没有认真调查被告的基本情况,对是否能够直接送达没有底数,在多次送达仍不能完成送达才开始调查当事人的下落,结果发现当事人下落不明,才公告送达,造成案件审判用时过长。要求立案后案件主办人或送达人必须要求原告提供被告的准确住所或经常居住地,及时给被告送达诉讼文书,送达人不能送达的必须及时向居委会、村委会或被告的邻居调查被告的居住地,无法知悉被告居住地的,及时取得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据,及时公告送达文书,防止送达延误时间,影响审判效率。(2)鉴定不及时影响诉讼效率。有些需要鉴定的案件,要求主审人必须在接到案件后认真审阅卷宗,了解案件,划分举证责任,要求负举证责任一方当事人申请鉴定或本院决定鉴定后通知负举证责任一方当事人交纳鉴定费,及时鉴定,防止经几次开庭查不清事实后才发现应当鉴定,影响诉讼效率(3)。开庭后不及时评议影响诉讼效率。开庭后审判长不及时组织评议,本身已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评议时间的规定,当评议后又发现仍然有些事实需要调查,再调查再开庭,造成案件审理时间偏长,影响审判效率。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审判长必须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评议时间的规定,及时评议案件,违反规定的要通报批评,提高案件审判效率。(4)评议后制作裁判文书不及时影响审判效率。有些主审人评议后不及时制作裁判文书,或者裁判文书不集中时间制作,在时间充裕时才去制作裁判文书,当制作裁判文书时有时因时间长把案情都给忘了,还得再去重新阅卷了解案情,严重地影响了诉讼效率。要求主审人在合议庭评议后的五日内必须将裁判文书制作完毕并报请有关领导审批,报批后在五日内向当事人宣判。


3、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影响裁判公正。打官司就要打证据,有证据证明自己主张的就能胜诉,无证据的就要败诉,举证责任分配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利。有些案件因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导致一方当事人败诉,当事人上诉或申诉,造成案件二审或重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诉累,也影响法院的办案指标。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案件承办人、合议庭成员必须按照程序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依法分配举证责任,对新类型的案件或疑难案件组织召开讨论会研究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必要时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杜绝因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而影响案件质量。


4、不及时固定证据影响案件质量。有些案件看起来并不难,但因当事人未及时提交相关证据,主审人也没有及时调取相关证据,当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时,无法取得定案证据,加大了裁判的难度,按推理定案往往会引起当事人不满上诉或案件不扎实,影响案件质量。要求案件承办人接收案件后,必须充分了解案情,要求当事人及时举证,当事人提供证据线索的,主审法官要主动及时地调取有关证据,充分行使调取证据的责任,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法院应当调取的证据,因案件承办人未及时调取有关证据而影响案件质量的,要追究案件承办人的责任,防止因证据的灭失或情势变更造成案件证据不足难以下判,判决后又引起当事人上诉,影响案件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鹿县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上海市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上海市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0年7月13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废止〈上海市演出市场管理条例〉的议案》,决定废止《上海市演出市场管理条例》。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000年7月14日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6年2月27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
为进一步规范分支机构设立管理,保障分支机构有序、高效发展,总行决定加强对分支机构设立的统一管理。现将总行制定的《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立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总行发展规划部。

附:中国农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立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分支机构设立的管理,保障分支机构的有效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是指农业银行所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二级分行(含地区中心支行、省辖市分(支)行),县(市)级支行(含办事处),分理处(含营业所),储蓄所以及其他需统一管理的营业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分支机构设立是指分支机构的新设或升格。
第四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农业银行设立境内分支机构的管理。

第二章 分支机构设立的原则和条件
第五条 设立分支机构应依据下列原则:
一、符合整体发展战略原则。分支机构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数量必须服从于农业银行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效益原则。分支机构设立必须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
三、合理布局原则。分支机构必须按照经济区划合理布局,与当地经济发展及银行机构的设置状况相适应。
第六条 拟设立分支机构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正式营业起,第一年保平,第二年盈利;
二、机构选址合理;
三、主要负责人必须符合人民银行规定的任职资格;
四、拥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营业用户;
五、拟设立的二级支行级机构必须拥有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的营运资金,拟设立的支行级机构必须拥有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营运资金。
第七条 拟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学历和资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他方面必须符合人民银行的有关任职资格规定。
一、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金融工作5年以上,经济、法学专业同等学历者,从事金额工作7年以上;
二、金融专业大学本、专科毕业,从事金融工作8年以上,经济、法学专业同等学历者,从事金融工作10年以上;
三、高中、中专毕业,从事其他经济工作12年以上;
四、从事其他经济工作20年以上,经过金融专业培训1年以上。
第八条 拟设立分理处(含营业所和储蓄所)的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并报总行备案。

第三章 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核权限及程序
第九条 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先报审查行审查、核准,经核准后方可向人民银行提出筹建申请。
第十条 申请设立支行级以上(含支行级)的分支机构,必须经总行审查、核准;申请设立分理处级以下(含分理处级)的分支机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和计划单列市分行审查、核准,并报总行备案。
第十一条 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应向审查行提交下列资料:
一、筹建申请报告;
二、筹建可行性报告;
三、筹建方案;
四、筹建人员名单及其简历;
五、未来3年业务状况预测和财务状况预测。
第十二条 审查行主要审查以下内容:申请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拟设机构选点的合理性,预测业务量和效益状况,拟向人民银行提交的申请及有关资料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 审查行要在收到申请资料后1个月内给予批复。

第四章 设立分支机构的计划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分支机构发展实行计划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每年应组织制定本行的机构发展计划并上报总行,由总行进行综合平衡。总行负责核批各分行每年新增支行级以上(含支行级)机构的详细计划(含数量、名称、地点)和支行级以上(不含支行级)机构的数量计划。
第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上报总行的机构发展计划中应包括机构的新设、升格和撤并的数量、名称、地点以及有关依据和说明。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每年在制定分支机构发展计划时,经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服务需求、已有金融发展水平、农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农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需要以及现有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制定。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根据总行每年核批的分支机构发展计划,按照本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的规定程序,逐个安排当年新设和升格机构的报批。

第五章 分支机构设立后的跟踪管理
第十八条 为确保分支机构设立质量,从分支机构设立时起3年之内,审查行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支机构业务发展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达到预测目标,是否违规违法经营以及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十九条 经检查若发现机构设立后不能达到业务发展预测目标和财务预测目标,原申请行在今后2年之内不得申请设立同级机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表:中国农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申请表
申请行名称: 年 月 日
--------------------------------------------------------------------------------------
|拟设行情况|名称: |地点: |级别: |
|----------|------------------------------|--------------------------------------|
| | 项目| 业务状况 | 财务状况 |
| | |------------------|--------------------------------------|
| 未来三年|年份 |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支出|利润总额|
| 经营状况|----------|--------|--------|--------|--------|--------|--------|
| 预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筹建情况|营业用房: 平方米 租/买|人员编制: 人|营运资金: 万元|
|----------|----------------------------------------------------------------------|
| |姓 名|年龄|职称|学 历|现任职务|拟任职务|工作年限|金融系统年限|
| |------|----|----|------|--------|--------|--------|------------|
| | | | | | | | | |
|主要负责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情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在 | |
| | |
| 一级分行| 公章 负责人 |
| | |
| 意见 | |
| | 年 月 日 |
|----------|----------------------------------------------------------------------|
| | |
| 总行 | |
| | |
| 主管部门| 公章 负责人 |
| | |
| 意见 | |
| | 年 月 日 |
|----------|----------------------------------------------------------------------|
| |1.筹建申请报告 |
| 附件 |2.筹建可行性论证材料 |
| |3.筹建方案 |
| |4.筹建人员状况 |
--------------------------------------------------------------------------------------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