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潍坊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8:10:36  浏览:933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潍坊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


潍坊市人民政府令第73号令


《潍坊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已经二OO一年七月二十七日第六十四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 长 王伯祥
二OO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潍坊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疾人,是指符合《中国残疾人标准》,并持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一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有一定劳动能力,自愿劳动就业的本市公民。

  第三条 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法定义务,必须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安排1名一级盲人的可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计算(按比例安排不足1人的,应当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排的残疾人不计入本系统及主管单位应安排的残疾人就业比例。

  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奖励。奖励办法由同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制定。

  第四条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由市及县市区两级残疾人联合会负责管理,同级残疾人联合会设立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具体实施。

  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统计、人事、卫生、民政、税务、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积极配合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第五条 残疾人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任何单位在招用员工时,不得歧视残疾人;对招录的残疾职工,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社会保险。

  残疾职工一经录用,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辞退;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人事关系的,应报同级残疾人联合会备案。

  第六条 残疾人实行就业前登记制度。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持下列证明材料分别按隶属关系到市、县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登记。证明材料包括:

  (一)残疾人户口所在街办(乡、镇)开具的介绍信;

  (二)残疾人证、身份证、学历证明;

  (三)户口簿;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七条 市、县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对申请就业的残疾人进行劳动能力评估,符合就业条件的准予登记。残疾人就业登记名册由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抄报同级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残疾人办理招工录用手续的依据。

  第八条 安排残疾人就业,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应当优先安排本单位职工的残疾子女就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残疾程度和特长,给其安排适宜的工种和岗位,并加强对残疾人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水平。

  第九条 残疾职工在转正、定级、职称评定、晋级、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享受与其他职工同等的待遇。

  第十条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技能培训,并为其提供方便条件和实行优惠政策;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对已办理就业登记的残疾人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多渠道组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水平。

  第十一条 已就业或被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的残疾人无正当理由辞职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3年内不再介绍其就业。

  第十二条 有按摩业务的宾馆、洗浴保健等场所和设有按摩推拿专科的社会医疗机构,应优先录用具有按摩技术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盲人按摩人员。其他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安排盲人就业。

  第十三条 建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报制度。独立核算单位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内,向所属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报送上年度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和残疾职工名册,并同时抄送同级统计部门。统计报表由同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随统计部门的年度报表统一发放;对不报、漏报、弄虚作假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四条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每年应按实际差额比例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纳标准为每少安排1名残疾人,按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额计算。

  用人单位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不足1人的,按实际百分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五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由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收缴。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收缴市直及上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市属各开发区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各县市区所属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同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收缴。经市残联同意,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可委托各县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收缴中央、省、市驻本地用人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第十六条 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必须按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载明的数额、期限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期限、数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逾期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第十七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从单位经费中列支,企业从管理费中列支。

  第十八条 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票据》,并加盖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印章。

  第十九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原则上不能减免。确有困难的单位,须凭同级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核定的本年度财务结算或决算报表,向同级财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提出申请,由财政部门会同残疾人联合会审批后,予以缓缴或减缴。

  第二十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必须用于下列事项:

  (一)补贴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康复训练;

  (二)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或合伙经营;

  (三)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其他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及个人;

  (四)补贴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开支和用于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其他开支。

  第二十一条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属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平调、挤占或挪用。

  第二十二条 各县市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每年应将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总额的10%(含上缴省5%)上缴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年终一次缴清。

  第二十三条 建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检制度。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劳动监察部门,每年依法对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四条 对不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由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做出责令限期缴纳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由做出处理决定的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9月29日潍政发[1997]84号《潍坊市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六政办〔2011〕16号



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2月24日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三月六日


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本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本级预算由市直各部门、单位的预算组成。按有关规定,实行部门综合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单位预算年度的所有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不得在预算之外留有任何收支项目。
  第三条 市本级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既要保证政府公共支出的需要,又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并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高效的要求。
  第四条 市本级部门、单位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同时积极推行绩效预算等其他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部门、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拨款(补助)收入、非税收入两部分。非税收入预算应当根据上年组织收入实绩,结合预算年度政策变化情况,认真测算,合理编制。
  部门、单位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
  (一)基本支出预算。人员支出预算根据国家、省统一规定的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政策和预算供给政策据实编制。公用支出预算按照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市财政部门逐步建立和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
  (二)项目支出预算。根据部门、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结合财力可能,按具体项目编制。逐步建立项目库管理方式,按照结合实际、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优化结构、讲求效益的原则,一年一定,滚动编制。
  第五条 对部门预算中暂不能明确到实施单位的项目,在人代会审议批准后,各部门应当在市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细化方案,市财政部门审核后应及时批复。没有按规定时间细化的项目,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安排使用。
  第六条 部门、单位预算年度拟用财政性资金实施政府采购的工程、货物或服务,在编制项目预算的同时,应当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作为年度预算执行中实施政府采购的依据。
  第七条 建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制度,切实加强对政府性基金的收支管理。
  第八条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依法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管理。
  第九条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加强财政监督。
  第十条 推行预算论证制度。成立预算论证委员会,对市本级年度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年度预算在提交人代会前由预算论证委员会进行论证完善。预算论证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市政府分管财政工作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直税收征管机关、人民银行国库、市直单位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市属企业代表、以及市直机关干部代表组成。
  第十一条 市本级预算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第十二条 市本级预算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30日内,市财政部门应将预算一次批复到市直部门、单位。市直各部门应当自市财政部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
  第十三条 市直各部门、单位应当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预算支出的原则,认真执行预算。预算执行中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四条 市直各部门、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组织各项收入,确保应收尽收;并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级次、解缴方式和期限上缴市级国库和市级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缴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第十五条 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应当实行收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市级执法机关的支出安排实行收支脱钩管理。
  第十六条 市财政安排的部门、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部门、单位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第十七条 预算执行中,因机构、人员增减变化以及人员支出政策变化等涉及基本支出预算调整的,由市财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资、津贴补贴政策以及预算供给政策统一安排。
  第十八条 市直部门、单位应自觉维护财政预算的严肃性,非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出台文件不得涉及增加财政支出或设立专项资金的内容。
  第十九条 年度预算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对预算进行调整的,由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规定程序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条 预算执行中,需要动用年度超收收入追加支出的,由市财政部门编制超收收入使用调整方案,按规定程序报市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一条 严格财政供给范围,从严控制会议、接待、出国访问、招商、考察、奖励等经费支出。
  严格接待范围和标准,从严控制接待费用。严格执行“三单合一”和定点接待制度。
  对各类会议,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的原则从严控制,会议经费实行分类管理。
  对出国访问活动,以市名义组团的,市财政承担几大班子副厅级以上领导的有关开支和翻译人员费用以及公共活动开支;随团出国访问的,市财政只承担几大班子副厅级以上领导的有关开支。
  对国内招商、学习考察等活动,市财政承担范围为几大班子副厅级以上领导外出期间的住宿费、车船费、学习培训费以及公共活动开支费用;其他随从人员所需经费由其所在单位自行解决。
  对政府性表彰奖励,市财政只负担经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奖励项目所需经费。
  第二十二条 因重大政策调整或防汛、抗旱、应急救灾、突发性事件等难以预见的因素,或因特殊情况,部门、单位有关经费未能列入年度预算,在预算执行中必须给予追加的,由有关部门、单位向市财政部门申报,经市财政部门审核后,统一报市政府审批,从预备费中安排支出。
  第二十三条 市本级预算追加的具体审批权限为:
  (一)单项追加5万元(含5万元)以下,由市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市长审批;
  (二)单项追加5万元以上、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由市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经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市长签署意见后,报市长审批;
  (三)单项追加30万元以上,由市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
  第二十四条 预算追加事项,原则上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如因特殊情形,经市政府领导同意后,市财政部门可先办理,后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对省财政补助我市的各类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除外),在年度预算执行中由相关主管部门、单位商市财政部门提出分配意见,由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市长审批。数额较大的,由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市长向市长报告或与分管财政工作副市长会商后按程序审批。市财政部门按季汇总,向市长和分管财政工作副市长报告资金分配及使用情况。
  对本级预算安排到部门的有关专项资金,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需要二次分配使用的,在人代会批准30日内,由牵头部门、单位商市财政部门提出分配使用意见,经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市长签批后,报分管财政工作副市长批准;预算执行中,由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市长审批。对非部门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商部门、单位提出分配意见,报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市长签批后,由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市长审批。
  第二十六条 对各类专项资金,市财政部门应商有关部门、单位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对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通知、决定、会议纪要等文件中载明预算安排、追加、奖励、补助事项的,由市财政部门根据有关文件办理预算安排或追加。
  第二十八条 市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市级预算执行管理,督促和配合各部门、单位均衡预算支出进度。
  第二十九条 市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市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监督和跟踪问效,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保证依法及时组织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本级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
  第三十条 部门、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预算收入或违规使用预算资金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财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六政办〔2008〕49号)同时废止。



浙江省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试行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试行办法

省政府令第149号


  《浙江省国有资产流失查处试行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和纠正侵害国有资产及其权益的违法行为,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与本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资产隶属关系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的查处,适用本办法。
  前款所称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以下简称国有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或者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致使国有资产及其权益毁损、灭失、减值等的情形。
  第三条 查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必须全面、客观和公正,并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工作的领导、监督和协调。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国资)、国土资源、林业等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国资监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查处与本级人民政府具有资产隶属关系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经贸、审计、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法制、统计、人事、机关事务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国有资产流失的查处工作。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举报国有资产流失事项,受法律保护。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查处国有单位或者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发现该行为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应当及时向国资监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第八条 国有单位或者其工作人员的下列行为涉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国资监管部门应当自发现或者接到举报、通报之日起10日内立案,并予以调查:
  (一)国有资产产权变动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或者产权界定的;
  (二)违反规定转让国有资产产权的;
  (三)在承包或者租赁中,不按规定发包或者出租的;
  (四)在经营管理中,损害国有资产权益或者依法对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负有监督制止义务而不履行义务的;
  (五)在对外收购、兼并中损害国家利益的;
  (六)违反规定提供担保的;
  (七)在财务处理时,不按规定将国有资产收益入账或者调减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必要时,国资监管部门可以商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协同调查。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予以配合、支持。
  第九条 国资监管部门发现调查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国资监管部门。
  国资监管部门对国有资产流失事项的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其共同上一级主管机关指定。
  上级国资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直接查处下级国资监管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复杂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下级国资监管部门对其管辖的国有资产流失事项,认为需要由上级国资监管部门查处的,可以报请上级国资监管部门决定。
  第十条 被调查的国有单位和工作人员(以下简称被调查人)认为国资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与其所查处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有关事项公正查处的,有权申请其回避。
  国资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有前款规定需回避情形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国资监管部门负责人的回避,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国资监管部门负责人决定;其他工作人员的回避由该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十一条 国资监管部门调查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调查人提供与被调查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要求被调查人就与被调查案件相关的事项作出陈述和说明;
  (三)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将该证据予以登记保存,并应当自批准登记保存之日起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四)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二条 国资监管部门调查国有资产流失案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有关专门性鉴定或者获得其他专业性服务的,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专门机构。
  第十三条 国资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泄露查处情况和被调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二)接受被调查人的任何报酬、馈赠、福利待遇、宴请以及娱乐、旅游等活动的邀请;
  (三)向被调查人报销任何费用;
  (四)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四条 被调查人应当按照国资监管部门的调查要求如实提供材料和说明情况,不得拒绝、阻碍国资监管部门的调查。
  第十五条 国资监管部门应当自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查处工作。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查处期限的,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十六条 国资监管部门应当分别在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立案和完成查处之日起15日内,将有关立案和查处情况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资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立案的事项经调查认定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事实或者不属于国有资产流失性质的,国资监管部门应当及时撤销立案,并告知被调查人。
  第十八条 立案的事项经调查认定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事实的,由国资监管部门责令或者提请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责令被调查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挽回损失。
  第十九条 国资监管部门在调查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中,发现本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或者下级人民政府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决定、命令、指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政策规定的,应当建议本级人民政府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正确把握国有企业改制中对原有资产的合理处置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界限。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的资产处置方案必须符合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透明原则,并经有规定权限的政府或者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对国有资产流失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给予下列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以下统称处分):
  (一)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下的,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处分;
  (二)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或者流失不足1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20%以上30%以下的,给予降级、撤职、留用察看的处分;
  (三)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100万元以上,或者流失不足100万元,但占单位国有资产总额的30%以上的,给予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的处分。
  前款第(二)、(三)项规定的留用察看处分,适用于企业人员,但依法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除外。
  第二十二条 除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员处分外,国资监管部门可以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建议有关单位或者部门采取任职限制措施,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担任国有单位的领导职务或者在其他重要岗位上任职。
  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分和任职限制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对国有资产流失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被调查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国资监管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立案、备案、撤案程序的;
  (二)违法采取调查措施的;
  (三)不履行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的监督义务的。
  第二十七条 国资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违法行为的,由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国资监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或者申请复审。
  第二十九条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